近日,江蘇省體育局聯合省足球協會發布了《江蘇城市足球發展指數報告》,對全省13個設區市的足球發展水平進行了係統評估和排名。這一指數不僅反映了各城市足球運動的現狀,更揭示了區域足球生態的差異與特點。

從綜合排名來看,南京、蘇州、無錫位列前三甲。這三座城市在職業足球、青訓體係、場地建設、社會足球和足球文化等方麵均表現出較強實力。南京作為省會城市,擁有中超球隊和完善的青訓網絡;蘇州近年來承辦多項國際賽事,足球基礎設施投入巨大;無錫則以其紮實的校園足球和社會足球氛圍見長。
值得注意的是,蘇南地區城市整體排名靠前,蘇中地區緊隨其後,而蘇北地區城市排名相對靠後,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梯度特征。這種差異與經濟發展水平、體育資源配置和足球傳統密切相關。
報告顯示,職業足球俱樂部存在與否對城市排名影響顯著。擁有中超、中甲俱樂部的南京、蘇州、南通等城市在關注度和資源投入上優勢明顯。但同時,報告也指出,部分地區存在"重職業、輕草根"的傾向,業餘足球體係和校園足球發展仍不均衡。
在青訓方麵,江蘇全省已建立覆蓋U8至U19的梯隊體係,但地區間質量參差不齊。南京、蘇州等地的青訓中心軟硬件條件已達國內一流水平,而部分城市的青訓工作仍停留在形式層麵。
場地設施建設指數顯示,全省人均足球場地麵積較五年前增長47%,但分布不均的問題依然突出。蘇南城市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數量是蘇北地區的2.3倍,這種基礎設施的差距直接影響了足球運動的普及程度。
該指數還首次引入了"足球文化"評價維度,包括球迷文化、足球媒體傳播、曆史傳承等軟性指標。結果顯示,足球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並非完全正相關,徐州、連雲港等傳統足球城市在這方麵表現突出。
專家指出,江蘇城市足球發展指數不僅是一份排名,更是一個診斷工具。它既展示了江蘇作為足球改革試點省份取得的成就,也暴露出區域發展不平衡、體係不完善等問題。未來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,強化薄弱環節,促進全省足球事業的協調發展。
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以此次指數發布為契機,建立長效跟蹤機製,推動形成"比學趕超"的良好發展氛圍,為江蘇足球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科學參考。